<%@ page language="C#" autoeventwireup="true" inherits="_2013_xiangma_anli, App_Web_anli.aspx.4b3406e2" %> <%--<%@ Register TagPrefix="foot" TagName="foot" Src="~/inc/footer.ascx" %>--%> <%@ Register TagPrefix="anccNav" TagName="anccNav" Src="~/2013/xiangma/inc/side2.ascx" %> 案例
返回首页

●  案例一:箱码在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的应用

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由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商业资产经营公司和宁波联合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1.205亿元,现有员工1.5万余人。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占地面积160亩,由高位库、多层库、办公楼三部分组成,总计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设计容量为日均吞吐量36万箱,能为联华在省内的大卖场、综超、标超、便利等四种业态300多家门店以及社会上的门店提供方便快捷的商品配送服务;主要设备设施包括一套自动化仓库设备、22台前移式叉车、11台平衡重叉车、44台电动搬运车、3万个标准托盘位;现有员工的约330人。该物流配送中心于2003年8月正式启用。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仓库立体化,搬运机械化,管理信息化,操作无纸化。2009年,物流配送中心不含税吞吐量达67.4亿,库存平均周转8.2天,订单满足率92.66%,费用率1.6%。目前,物流配送中心日均吞吐量近17万箱,金额达2000万元左右;高峰时达35万箱左右,金额达5000万元左右。

应用现状:

联华华商配送中心从2003年10月份开始,要求供应商必须采用箱码。为此,配送中心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浙江分中心的协助下,对所有相关供应商进行了箱码知识、条码申请和相关要求的培训。之后又经过三个月的试用。

实施效果:

运用箱码和信息技术后,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分别从2003年的年吞吐量24亿元、费用率2.8%、人均劳效300万/人/年、库存平均周转17天,提高到2009年的吞吐量67.4亿、费用率1.6%、人均劳效1056万/人/年,库存平均周转8.2天,其中箱码的应用功不可没。

使用箱码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业效率提升:

收货环节效率提升100%;支持环节效率提升20%;分拣验货环节效率提升50%;盘点环节效率提升100%;

退货环节效率提升30%。

作业质量提升:

分拣环节的差错率下降50%以上。

运作成本下降:

收货速度变快后,供应商的车辆、人员资源得到更高效的使用;基本实现无纸化操作,运作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带来的人员成本、管理成本的下降;质量提升带来运作成本的下降。


●  案例二:箱码在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曹杨路配送中心的应用

背景介绍: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华”)上海曹杨路配送中心改造前,浙江联华(联华华商)新的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常温商品配送中心已进入规划实施阶段,考虑到其吞吐量较大,物流品种数较多,而规划的收货月台作业面相对较短,必须设法加快收货验收速度,否则收货会有瓶颈。此外,项目团队认为浙江联华在当地零售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业绩较好,总体比较强势且部门间关系比较融洽,高层对物流又非常重视也非常支持,物流团队各方面能力均非常突出,浙江联华不但有必要而且有条件先行在当地推广使用箱码。

2004年,当联华上海曹杨路仓库改造时,浙江联华已经开始试用箱码,虽然当时绝大部分供货商还是采用打印并粘贴的方式以满足浙江联华对箱码的需要,但事实上为联华物流在上海进一步推行箱码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外部环境。

应用实施:

2004年,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曹杨路配送中心借鉴了浙江联华推行箱码的成功经验,并委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上海分中心对相关供货商分期分批进行了几十期专题培训。同时,配送中心项目改造团队精心编制并发放了大量宣传资料,阐述箱码的概念,编码规则、使用场合、优缺点、制作流程、质量要求以及联华物流对外包装的要求和建议等。这些宣传材料介绍了使用箱码的必要性及好处,例如:大幅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物流运作的准确性;减少运作环节、降低运作成本。同时指出,在外包装上印制箱码对产品生产厂家的包装印刷成本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彻底解除了供货商的后顾之忧。

试营运前,给生产厂商(包括跨国公司)预留了半年时间进行包装改版和采购新包材。

联华要求,对于老商品,供货商限期提供条码对照表,由联华相关部门及时录入系统;对于新商品,供货商提供箱码信息并由联华相关部门录入系统后方可入库配送;仓库现场提供箱码有偿打印服务,负责解答相关问题。

正式实施时,联华又对曹杨路配送中心全部统配商品逐一梳理,确保商品主档中所有统配商品均有相应箱码。

实施效果:

进入联华曹杨路配送中心常温统配库的商品100%有箱码(直接印制或人工粘贴),但有部分商品的箱码无法用手持终端扫描识读,甚至发现读出的信息与所提交的箱码信息不符,这种情况下收货人员会强制要求供货商另行粘贴合格的箱码,使箱码的正确率基本上达到100%。


●  案例三:箱码在苏果超市的应用

背景介绍:

苏果超市成立于1996年7月,网点覆盖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湖北、河南等六个省份。2009年网点总数1950家,销售规模达到332亿元。苏果超市在全国连锁企业中已连续10年位列前十强,位列全国快速消费品零售企业前四强。2009年苏果的品牌价值达60.34亿。

应用实施:

苏果超市2003年开始箱码项目的调研。箱码的实施是从配送中心开始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讨论调研阶段:

2003年,配送中心统计的箱码普及率仅26%,到2006年4月上升到71.6%,推行箱码的条件已初步具备。于是配送中心制定了实施计划,优先推荐ITF-14条码,并把2007年作为试行和过渡阶段。

试行和过渡阶段:

苏果超市于2007年8月10日向供应商发出《苏果超市关于加快推广应用储运单元条码的通知》,并公布了物流部门、采购部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电话号码,提供多渠道咨询解答服务。

考虑到供应商处理包材和制作箱码需一定的时间,配送中心购置了多台条码打印机,为供应商提供临时箱码打印服务。同时维护好系统的箱码数据库,对箱码不符合标准的供应商进行及时沟通,做好箱码的质量改进。

正式实施阶段:

2008年起,配送中心全面正式实施箱码。将箱码作为配送中心新品引进和日常验收的必备条件之一。对未使用箱码或箱码不规范的商品予以拒收。对内部非销售类物料用品编制内部箱码。

配送中心先后分批购入RF设备,并逐步扩大应用范围。目前,箱码已推广应用到收货、出货检核、装车、退货、移库、盘点、物流容器管理等方面。

箱码在苏果配送中心各作业环节的广泛应用,给公司带来的效益非常明显,其具体表现在:大大提高了配送中心作业准确率和作业效率;提升了管理效率,管理人员通过任务视窗可非常方便获悉作业进程;缩短了新进人员培训周期,降低了对员工经验的依赖性;避免或减少了开箱作业,降低商品损耗。

<%----%>